close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注釋:
橐龠(ㄊㄨㄛˊ ㄩㄝˋ): 一種口袋狀的有孔樂器--類似陶笛、風箱。
芻狗:用草所編成的狗形人偶,用來祭祀之用,祭祀過後就遭到丟棄。

了月曰: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天地的確是沒有感情的中性物理世界,它不隨著個人的喜好,而改變運作的規律。就像是陽光照在好人身上,也同樣照進壞人的家裡。天有時降雨給農民,使農作物得以生長,有時也降下颶風、颱風、龍捲風、暴雨、乾旱等自然現象(災厄)。這是一般唯物論者對於天地不仁的解釋,正如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是這僅說明了「天地不仁」,卻無法解釋「聖人不仁」。

而在虔誠的信徒眼中,此句儼然說不通,因為他們的天是具有感情性的天,他相信我只要像天禱告、祈雨,上天就會秉持著慈悲心,滿我所願。至於聖人,那更不用說,一定要來救濟超拔我,怎麼可能對我視而不見,甚至當作用了就丟的祭祀用的草狗?於是將天視為感性的虔誠信徒,更是難以解釋為何天地和聖人都麻木不仁,難到他們都沒有慈悲心?或者是老子在亂蓋?

其實,天地是比喻我們無盡際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有如大海一樣,上面生出的波浪稱為七轉識(也就是前七識),我們的身體、山河大地、意識心念其實都是阿賴耶識(本體界)所變現的境界與現象(現象界)。而這個心體本身運作的規則是恆而不審,隨著業力的種子化現一切現象而不自我審查(不自知)。所以說,就這個本體來說,萬象在本體上生生滅滅、來來去去,本體卻絲毫不為所動。(如同波浪在大海上生生滅滅,海體卻湛然常住。又如鏡子顯現諸影像,影像在鏡面上生生滅滅,鏡子的本體卻不受影像干擾。)所以才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即《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義。諸相就像是萬物一樣,本體究竟空寂(無有實際固定體相,故曰空寂,空並非無),卻能呈現萬法差別相貌,此攝真空妙有義。

至於「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即《金剛經》所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因為聖位菩薩已經不住於人我相對待之相上,所以菩薩眼中沒有眾生相,以離一切相故,所以菩薩總能以超然逍遙的態度救度眾生,而不執著於有眾生可救度者也。所以才說聖人以百姓為芻狗,像是祭祀用的草狗一樣,馬上度馬上放下,隨用隨捨,絲毫不留掛礙。


老子說,天地就像是一根空心的竹笛,又像是個大風箱,本體是空寂的,卻能鼓動發出聲音。這個就是在暗喻「真空妙有」、「空有不二」之理。其時我們的自性本心,具足了一切萬法,具足恆沙妙德,只因無明覆障,我們無法親見本性。說得再多,總是心外求法之空談,不如返聞聞自性,或許方能發現自己心中那片清淨光明的無價珍寶。所以老子才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