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云: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多數人提到《楞嚴經》這段大勢至念佛圓通法門,通常會將其與《阿彌陀經》所提及之持名唸佛法門聯想在一起,並認為這是在說明持名唸佛的修習方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而我以前也曾經這樣認為,所以於今特別提出來與大家探討。

大勢至菩薩,係屬西方三聖之一,今於西方極樂世界輔佐阿彌陀如來。而在楞嚴會上,二十五位圓通修士應釋迦文佛之請,次第起而說己所證圓通法門,大勢至菩薩亦為其一。言「法王子」者,蓋佛為法王,於法自在無礙,而該菩薩紹承佛法,即將遞補佛位,猶如王子將來繼承王位,故名法王子。

大勢至菩薩談到自己學法的因緣,乃是承蒙超日月光佛教導其念佛三昧,乃至因此得成圓通而入三摩地。什麼是這個「念佛法門」的精髓?其實這個「念」字,就是念佛的精髓。「念」者,「今心」是也,也就是把握當下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要往哪擺呢?不是往外攀緣,沉迷於色、聲、香、味、觸、法中,而是將當下一念心擺在「佛」上面,所以稱為「念」「佛」法門,透過此法門所證得的境界,則稱為「念佛三昧」。而「念」佛也就不等於 ( 持名 )「唸佛」了。

注:

【三昧、三摩地】:
(術語)梵音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地。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

而將當下心「擺」在佛上,怎麼擺呢?關鍵就在於「憶」。譬如母親和兒子間彼此對於對方的思念,或者對於自己男女朋友的情慾思念,都是「憶」的功夫。只是這種隨順七情六慾的憶不能培養定力,往往心境也會隨著事態的變遷而有所改變。而將「憶」運用在佛、西方極樂世界上,就有不同的效果。而憶念的原則則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譬如當我們深深思念情人時,也會食不知味、麻木不仁、對眼前景象視若無睹。因為六根同是一元精明之體,因此當自己的心定止於憶念上,其他六根也就隨之收攝,而不外散。

那到底什麼是「佛」?要「憶」也總要有個東西才能憶。佛是桌上的木頭刻成的佛像嗎?還是佛菩薩貨極樂世界的照片?這些都不是。因為木頭、紙張都只是因緣和合所生物,隨緣聚散,悠悠無有定止。《金剛經》云:「以色見我者,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正表此義。(亦有假諸色、聲相方便而修習之法門者,例如持名唸佛、觀想法門,此不同於此處之憶佛念佛法門。)那麼到底什麼是佛?《金剛經》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而《六祖壇經》也說:「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因此,所謂憶念「佛」,簡單的來說,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念念憶念這個無住心,亦即如來法身。或者可以憶念如來浩浩功德與偉大行願,亦無妨。

總之,此念佛法門,乃凡聖普被、利頓兼收之大法,故二十五圓通法門中,唯此法門提到「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此象徵五十二位階諸菩薩,無分高低,均可薰習。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懷念故鄉、親人、朋友,也多有思念情人的經驗,因此憶念對我們來說並不困難。只要時常憶念諸佛,全心投入思念諸佛,漸漸幻薰成種,如染香人,染久也會有香氣,如是增上,便可不假方便,自然心開,得入念佛三摩地。

以此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