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受陰解脫 超越見濁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複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一八二頁)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一八六頁)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

  這裡文字用得很妙。講色陰區宇是從“汝坐道場”開始,這裡換成“彼善男子”了。在《金剛經》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大乘菩薩境界,不管你是男是女,到了菩薩境界都稱童子,所以文殊菩薩又稱文殊童子。 

  這裡佛說,諸位先生們,諸位兄弟們,修定修止達到色陰盡的境界,你見到一切佛的心就和我們的心一樣,一切眾生心等于一切佛的心一樣,這一點你看得很清楚,好像明鏡中的影像一樣。

  注意啊,這時你還在定中啊﹗在奢摩他(止)的境界裡啊,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念頭,都像影像一樣飄過來飄過去,無所謂,好像是空的,很輕鬆。你們用功有時也會有這個境界啦。這時你自己覺得好像已經懂了,明心了,但還不能起用。

  “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佛作了一個比方,此時的情形,就等于我們在睡覺做夢,好像被鬼壓在那裡,心裡很明白起心動念都很清楚,但叫不出聲,手腳都在,也感覺得到,但就是動不了,被它壓得死死的,很害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夢呢?因為“心觸客邪”,有靈鬼,或者魔障,或者因為身體裡有病,總之,都是邪氣碰到你的身體,而使你的心起這么一個回應。這種情形叫受陰範圍。

  受是怎么來的呢?無始以來,我們生命多生累劫,觸受都搞慣了,受苦、受樂、非苦非樂、喜憂,這些都是受陰解脫不了而來的。還沒有離開身見的作用。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複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前面講到睡著了,被鬼壓住了,后來一下子醒了,鬼也沒有了,身體也不受壓了,這時身心可以分離,隨時可以把這個身體丟掉,要走就走,可以解脫這個身體了,功夫到了這裡,觸受都沒有了。等于道家講的陽神出竅一樣,不過道家講的陽神出竅還有一個影子,這裡連影子都沒有了,身心都無所謂了。此時,去住自由,沒有障礙了,要留在身體裡也可以,要走也可以。這是受陰盡。

  修行到這種境界的人,智慧打開了,理念思想不會有偏差了,不會被小乘的五見(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所縛了。色陰盡的時候是超越劫濁,不再被現實的物質世界所困住,不像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這批人,被電腦等等這些物質衣冠文物所困。到受陰盡,超越了思想見解,得正見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虛明妄想”。色陰的時候,是被堅固妄想抓得牢牢的,到受陰,是被虛明妄想抓住了。好比說你坐在公園裡,思緒飛得好遠好遠,可能想到阿拉斯加去了,這就是虛明妄想。受陰境界有觸受兩面,有十種魔境,都是虛明妄想來的。要想妄想不虛明了,還需要小心用功。正如神秀大師講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受陰盡得意生身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受陰盡了,就好比是人睡覺不受夢魘壓力了,但不是成道,還沒有得漏盡通。六根都不漏了,一念不生,得無生法忍,念念清靜了叫漏盡通。普通天人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沒有漏盡通。只有佛的弟子,小乘阿羅漢或者大乘的菩薩才有漏盡通,尤其是大阿羅漢,得漏盡通,六根都不漏了。換句話說,不動心了,等于中國孔子講的對境心不起,起而不起,不是完全不起,起了也像是沒有起。

佛說,到受陰盡的時候,雖未証得漏盡通的涅 境界,但是心已經可以離開身體了。此時,要死就,要留也可以留。那個舒服程度就像小鳥出籠一般,到這個程度,當然比道家所謂出陽神高明多了。不過這個時候,壽命沒有盡,業力沒有完,如果想要早走,逃避痛苦,那是犯了殺戒。這是順便提到的。

  這時如同經歷了菩薩的六十聖位一般(六十聖位包括三漸次,十信、十住、十回向、四加行,十地,妙二覺等),對佛菩薩的境界都能體會了。這就比道家的陽神高了,天上人間任意寄居,隨便你的意思。寄居,只是掛褡一下,偶然住住。苦難的人世間需要我來就來一下。
              
想陰解脫  超越煩惱濁
 
  譬如有人,熟寐寢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銷除。于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越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一八七頁)

  “譬如有人,熟寐寢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 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這時佛又作了一個比喻。這個情況就好比是一個人睡著了說夢話,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講話,可是他的講話話別人聽起來都能聽懂。達到這個層次的人,可以像菩薩一樣說法了,說的法與大菩薩、佛說的一樣,使沒有睡的人聽了他的話都懂了,可是他自己不知其所以然。你若問︰“你怎么會說出來?”這時他是自然就說出來了。所以,你不要輕視普通弘法的人,他雖然沒有到家,他講的話卻是菩薩的話。這是想陰的範圍,分析起來又有十條岔路。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于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越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浮想也就是妄想。如果心念如如不動,任運自在,一切妄想都沒有了,塵垢都洗去了,一念不生,悟了,生也無所謂,死也無所謂,為了度畜牲,就去投畜牲道,要走就走,這叫一倫生死。

  這時,從頭到尾都是圓滿清靜的。修到這裡,就是想陰盡了。修到這裡,一切煩惱都沒有了。前面講過,妄想有堅固作用,虛明作用,而我們之所以有想陰,是因為妄想的融通作用。所謂融通,就是融會貫通的意思,融會貫通了,則一悟千悟,一了百了,此心“一念不生全體現”,平常什麼都明白了,像大明鏡一樣。

  我們一般人都受想蘊的控制,隨時都被控制著。但是平時思想用在對自己身體的堅固妄想方面,很嚴重。有時候也會有虛明妄想來。有時候看佛經修持,忽然有所領悟,似乎很解脫了一樣,那個就是屬于妄想的融通作用。

  在想陰區宇,已經得意生身,自己可以自由來去,但還不能成形,而且生死也還沒有看通,還在現下這個身體裡,等到想陰盡的境界,對六道輪回、生生死死都無所謂了,生死涅 等空花。
     
               
含光默然
 
  不管時間長短,現下大家打坐至少可以了解什麼叫身心(思想的心)分開了。你閉眼打坐,好像被關在黑桶裡一般,身體不動,思想來來往往、昏昏擾擾的,但是慢慢的,你可以把身體六根和思想往來釐清楚了,能隨時清淨自己的思想念頭了。有了這么一個基礎,即使心仍然被蓋在這個肉體裡面,能夠這樣清靜的人已經很少了,很不錯了。有了這個認識,估計你還聽得進我們這個五蘊解脫的課,否則是聽不進了。

  你們大部分人都是閉眼打坐,照古代嚴格的講,打坐並不完全是閉眼,眼睛應該是微微張開的。后來道家對這種方法叫“垂帘”,眼睛的上下眼皮,等于窗帘一樣,閉三分之二,留一點縫。

  根據古時候佛經的翻譯,做白骨觀也好,安那般那呼吸法門也好,都要眼觀鼻,鼻觀心。就是說眼睛三分之二關閉起來,看著自己的鼻尖,而鼻子與心窩子對成一條直線,然後不管眼睛,回轉來觀自己的心念。另外嚴格地講,小乘修法是半閉眼睛看前面三步距離的地方,大乘修法是開眼對著前面五、六步的地方。

  眼睛去看的這個注意力是意識,我們一般人習慣性的會把眼識和意識配合起來去看。如果是開眼打坐,要把眼睛的意識拿掉,眼珠子開著,但沒有看,這種方法與閉眼的感受不同。你們平時閉眼打坐習慣了,讓你開眼你還受不了呢。如果你訓練自己把眼識拿掉,那你對于身心分開,思想與身體分開的體會就會比較清楚了。

  這樣眼睛半睜半閉,用中國字來形容叫“含光默然”,那個樣子就像健康嬰兒睡覺那樣,眼睛有一條虛虛的縫。注意,只有腦力、神充滿了才做得到這樣,對現代人來講,我主張閉眼打坐,什麼道理呢?因為現代人用眼用腦太過度,神都不充滿,開眼打坐容易把氣神都提到腦上,算不定搞出毛病來,把神經搞錯亂了。

  為什麼眼睛要這個樣子?你看佛菩薩塑相都是這樣。我告訴你,比方借用道家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來說,神充滿了,你想閉眼都閉不住,自然會開開。但是眼睛開開並不是看哦。我不叫人走這個路線,因為普通人會習慣性地往前面看,這就不對了。

  有人打坐,在那裡規規矩矩地“眼觀鼻,鼻觀心”。我做給你們看,你們注意我的眼睛,它慢慢變成兩個眼珠向上去,前面一條白的線出來,這樣是不對的哦,這還是有意在看,是把眼睛硬拉到上面去看,這樣都會使精神出問題,是一種病態。你們用這個方法很容易這樣出問題,理由等一會兒告訴你們。眼睛巧妙得很,你們身心有時候觀照不清楚,就有這個毛病,所以在講行陰之前補充講一下。
             
七處徵心 八還辨見

  這個是順便帶到,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廣東韶關六祖道場南華寺,我們有同學從那兒回來跟我講︰“哎呀﹗那真是大祖師﹗我們拜下去,他的眼睛好像在注意我們一樣,我們換一個地方站,他的眼神好像就會跟著我們換一個方向。”你要曉得他的肉體眼睛是半開半閉的,佛菩薩塑相也是這樣,這可是個大關鍵哦。

  《楞嚴經》裡佛開頭就講兩個要點,“七處征心”,跟阿難討論“心”是個什麼東西,心在那裡?七次往返討論心的問題。佛說心不在外,不在內,也不在內外中間,不在虛空,也不是不在虛空。換句話說,心也在內,也在外,也在中間,也在虛空,也不在虛空,無所在也無所不在,全體內外、心物一體都是一個心的作用。所以你若真明白了這個心的道理,就不要守著自己這個肉體、和這個思想意識心,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楞嚴經》已經把這個大祕密告訴大家了,你們也都讀過《楞嚴經》,只是就這么讀過去了,都沒有看懂。一般法師們講《楞嚴經》,也都是像鸚鵡學舌傳聲筒一樣的過去了,我們很多同學在外面講《楞嚴經》也是一樣的情況。不過,即便是傳聲筒,也還是了不起,還是有功德的。

  《楞嚴經》開頭講的第二個要點是“八還辨見”。八次辯論“看見”這個“見”字的道理,佛特別用眼睛來講這個道理,我們開眼可以看見光明,那是因為宇宙裡有光,像太陽光、月光、星星的光,還有人造的電燈光等等。佛問阿難︰“瞎子能看嗎?”阿難說不能看,佛說︰“你錯了,瞎子也能看。看到裡面黑洞洞的,不像我們看到外面這個樣子。”開眼見光,閉眼見暗。這樣來回有八次辯論。佛就告訴阿難,明來暗去,暗來明就去,現象的變化是無常的,但能見明見暗的那個能見的東西,不在明暗上面。

  有人說,佛說的不如現下詳細,不如現下科學,那是亂說。當今科學雖然很詳盡,但對很多事情也還沒有定論。佛是兩千多年前講的,那真是了不起。你們現下學佛經很容易有主觀成見,不像我們當年看這些經典,那是完全聽他的,然後用自己做試驗,把自己的主觀都拿掉。

  佛說,你把光明還給太陽、月亮、星星,把障礙還給牆壁(如果是一張紙擋住你了,就把障礙還給那張紙),把一切都還完了,但還有一個東西沒有辦法可以歸還的,也沒有辦法還給虛空,那個東西不就是你那個能見的嗎?這樣分析完了,佛講了四句名言“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道時,明心見性的這個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見道的本身不是物質的東西,離開物質的東西,離開現象的東西,不是眼睛看見的見所能達到的,這是談形而上的見。

  那么佛為什麼在提出七處征心以後就提出眼睛談“見”呢?

  道家有一個最古老的經典,姜太公的《陰符經》,也有人說是姜太公的師父作的,到底如何不知道。《陰符經》就講“機在目,機在心”(眼心之機也),眼睛是心的開關,當我們休息好了,睡醒了,眼睛就要打開,做白天一切的活動。等疲勞了,就要走入黑暗狀態,走入陰境界,就閉上眼睛睡眠了。一陰一陽都在眼睛這個機關裡,所以開眼見明,閉眼見暗。這兩句話可以用來修道,也可以是世法大政之治,大謀略的哲學。“機在目”,外面要觀察清楚,“機在心”,應用之妙就在于你的思想心了。

  為什麼講到這裡呢?因為前面講到一念之間有堅固妄想,有虛明妄想,還有融通妄想,大家平時都沒有看清楚,《楞嚴經》把這些言國文字表達不出來的祕密都告訴你了。

  眼睛能見色,見一切物理的現象,但是還有無表色,還有理念世界,那就不是物理的現象了,但與眼睛也都有關聯。講這些就是告訴你們,不能光聽色受想陰的理論,要自己試驗。現下要講行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