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聯合國文件廢繁體字? 2008改用簡體為唯一標準
【東森新聞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掀起華語熱,許多外國人士選擇到中國,或是香港、台灣學習語言,不過北京有
消息指出,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陳章太表示,根據聯合國決定,從2008年以後,聯
合國將一改過去簡繁體字並存的情況,一律使用簡體字。

東方日報、北京晨報23日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網站)在發布《漢字簡化方案》和
《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後,該教育部邀請著名語言專家共同討論,會上中國應用
語言學會會長、原國家語委副主任陳章太透露,2008年後,聯合國已經決定使用的中
文字一律為簡體字。

而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現年100歲的周有光表示,目前聯合國正在準備對所有文件進
行簡體字化作業,他表示「簡體字好不好,小學老師說了算,因為簡體字真的讓小學生
容易認、容易寫」,並說如果聯合國用了簡體字,那麼表示簡化方向是對的,也得到全
世界多數人的同意。

他認為,目前國際上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未來簡體字將會變成中文的唯一標準。

同時,對於港澳台的簡體字運用,他認為目前香港推行普通話的學校很多,民間正廣泛
推行,不需急於一時,應採用水到渠成的方式。

不過他也表明,推行漢字簡化的主要阻力在於台灣,目前有部分香港市民對簡體字不接
受,也有一定程度上受到台灣影響,批評台灣反對簡體字,是把文字改革和政治問題掛。


================================================================

了月評曰:

這真是個令人失望的消息,因為一旦將繁體字束之高閣,中國傳統五千年文化必
將面臨
探勘中國文字之發源,始自伏羲氏作八卦、神農氏結繩為治,爾後黃帝史官倉頡
造書契,繼之以殷商的甲骨文、周代籀文(大篆)、秦代小篆、隸書乃至東漢之草
、楷、行書,無一每個文字的演變歷程,無不以繁體字為底本。然而繁體字又怎
麼來?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一書的說法,我國的造字基本原則為六書(象形
、指示、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大抵取其形、象其聲。易經繫傳曰:「 古
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
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也就是說,中國文字之所以能源遠流長而
不致滅絕,乃因為它運用「比類」的原則。

仔細想想,天空中的那輪明月,竟然是古人與我們之所共適?我們不認識李白,
李白也未曾見過我們一面,但是令人詫異的是,我們和李白竟然都曾站在地上仰
望同一顆月亮!於是乎,兩條似乎是平行線的生命,因著天空中的月輪產生了不
可思議的連結。透過月亮的牽引,我們彷彿就搭上了時光機,回到唐代親睹李白
「舉杯邀明月,醉跌在粼粼波光中」的浪漫意境。而這正是中國文字寓於圖像、
音律所能展現的威力。中國文學之所以美麗而富於幻想與詩意,甚至遠勝西洋文
學,蓋以此矣。

反觀英文單字,是由26個不帶生命情感的字母所拼湊建構而成。字母本身不具有
圖像之象徵性意涵,所以我們無法從形象上領略一個古老單字所代表的意義,更
遑論透過其字跡進入古代意境的簾幕中。所以英美文學的意境通常遜中國古典詩
詞。以前有篇研究指出,人們在閱讀英文時,只有左腦有反應,但閱讀中文時,
左右腦要同時運動(此乃右腦主宰意象,左腦主掌邏輯、思維之故)。

言歸正傳,今天廢繁體字而改用簡體字,無異是切斷了母親與孩子間緊密聯繫的
臍帶,將原本寓於詩意的圖像拆解得支離破碎,將一橫一豎都是美的中國文字拆
成人不像人軌不像鬼的「妖怪文」,此舉終將把五千年來與古代的意象聯繫切得
一乾二淨。不僅後世莘莘學子要研讀古書難上加難,中國傳統文學藝術成就也將
濱臨後繼無力的窘境。悲哉!

今天中國大陸以政治力打壓台灣,實際上卻是在迫害中國傳統文化。廢繁改簡僅
為讓小學生易於學習、辨認,此與火星文考題、杜正勝提倡減低高中課程之文言
文比例何異?陋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encee 的頭像
    Irencee

    Irencee的部落格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