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功金鐘罩
1雙腳並攏,雙手自然下垂體側,準備練功(調吸六次以上) 2雙臂向胸博合攏,兩手胸前合十,而后十指胸前交叉兩臂上舉至前額處,逐漸向上翻轉手心,同時繼續上舉伸直兩臂(手臂想前額) 3然後上半身向左傾斜,面向左方與前方成90度角,兩手在面前,雙臂圍成圓弧,左大臂與左肩平,右大臂與右耳平,兩手,兩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圓撐力 4用右肋帶動右肩,右肘,將交叉的雙手拉回正前方(發動力在右側)兩手在正前方保持原交叉狀,高與眼平,身體正面而立 5用左肋帶動左肩,左肘,將交叉的雙手拉向前方,右臂輕輕向前推出,兩手至正前方,保持與眼平之高度,上半身復原,面向前方 6然後練習右側式,即從3-5節重做,唯左右相反而已,必須左49次,為一組,每日練一至二組即可
七仙形拳柔軟功
七仙形拳的柔軟功是七仙形過的基本功。它簡單精煉,明白易懂,在文字解說,配圖所示,即可練習、柔軟功是以鍛鍊人之筋骨,練拳如若未經柔軟練習,血氣不暢,關節不活,筋力微弱,澀滯不靈,其功夫必不能深進。柔軟功夫專事舒展筋骨,靈活關節,活脈通絡,流暢氣血。有了柔軟動作基礎,便可漸入化境。
一、柔臂術
柔臂之術,柔軟手臂,流暢血脈,強筋壯骨。此練習,可使雙臂松長、柔綿、活潑、靈敏。
1.扭指術
裡扭法和外扭法。練習時,一只手握拿另只手的單個手指或整個指掌,往裡和往外漸加力握扭。練習手指關節之柔軟度和強化手指之柔韌力。
2.活腕術
裡活法和外活法。練習時.一只手捉拿另只手掌.往裡和往外壓迫活動手腕筋。
圓活法。練習時,單獨活動手腕,作圓活運動。練習手腕關節之靈活度和強化手腕筋韌力。
3.彎肘術
以肘彎為支點,肘作彎曲扭轉運動。練習肘關節之彎曲能度和強化肌筋。
4.旋肘術
以肘為支點,肘作旋轉運動,正反皆練、增加肘關節肘的靈活度和使用能力。
5.開肘術
兩臂從胸前開合擴臂,靈活臂根。
6.壓臂術
手拉伸直高舉。手掌放在一物體上,向裡壓迫臂根。
7.輪臂術
俗稱輪胳膊。單輪法和雙輪法。練習時,胳膊伸直.放鬆柔軟,以肩為支點作圓活輪動;前后輪轉不必用力,求其自然活潑,或單式或雙輪。
初練之時,覺兩手好似與臂脫節,兩手血液驟增,膨脹感格當強烈,漲痛酸麻,觀察兩手掌顏色發紅,此乃輪臂的必然現象。練久自消,而功自得,為用也甚大。另外也可在練習時后揉手掌,活潑氣血以輔助。
8.通臂術
沉肩法。練習時,沉墜肩部,向下用力,使肩部松沉,柔軟和強化肩部關節筋脈,反覆練習,升降起伏,形如鳥之振翼。 活肩法。此法肩部自行作圓活運動,背后兩只琵琶骨,隨之起伏。練習琵琶骨活如門扇,柔軟如綿,靈韌松通。在七仙形柔軟功夫中,極為重要,不可疏忽。
二、柔腰術
練拳之前.必先污問,柔軟腰節,此乃拳術之基本功。腰僵力拙,不通不靈,不能達到高深境界,練技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柔腰之術,練學腰節極度靈活,使之血氣流通,活潑舒暢,強化腰部骨質筋力,達到腰步合一的境界。
1.前屈腰
站立直身,向前向下屈壓腰部,或雙手樓緊雙腿,以腰腹貼往腿的內部,臉部向腿逐漸壓近,拉伸腰筋。
2.后倒腰
直身站立,兩手高舉伸直、回合腰部筋節向后展伸,倒壓腰部韌帶。屈腰倒筋,練習腰部韌帶,前后伸縮彈性,強化韌肌強度。
3.折腰法
向后倒腰,至於接地,凝住不動,成橋形。或雙膝跪地,向后倒腰。拆壓腰椎韌質,疊骨柔腰,手腳愈折愈近愈妙。
4.斜腰法
由正身向身體側面左右斜伸,展壓側腰部.舒松腰節,柔活疏松。
5.旋腰法
兩手臂伸直,配合腰部關節旋轉一周,左右練習,圓活柔軟,自然增力。
6.翻腰法
前翻腰。練習時,兩手向前撲地,猛然翻轉騰動腰部,懸空轉動一周.前翻站起。 后翻腰。此法乃兩手向后同時接地,猛然折動腰節,后騰轉空翻一周,后翻站起。
二、柔腿術
腿功之要,修長勁雄。各家拳功,均推崇腿功。抽筋拉腿為腿功之第一部基礎,不活不順,妄談七仙腿技。
筋長一寸.勁長三分,由筋生力,筋強力足。由柔至剛,孕生剛勁,取決于腿之柔軟。
1.活指術
活指法和活腕法。活動腳指,腳腕,使其通順活潑,強化腳指腳腕力量。
2.提腿術
盡量提升膝部,同時用雙手抱膝使大小腿貼近。鍛鍊膝部關節的靈活性。
3.轉髖術
腹部即胯部。前后左右轉動髖部,臀部也隨之轉動。使其圓活自然,提升出腿的靈活程度。此法用于腿功,最有大用,多多練習,受益必深。
4.壓腿術
前壓法。前伸手臂,腳尖或彎或直,手抓腳尖或垂放身側.向前伸腰拉伸壓迫腿部。
后壓法。兩腿極度伸開,前腿彎曲,后腿腳尖點地,身體向后運動,用力壓迫腿筋。
側壓法。兩腿左右極度伸開,前腿彎曲,一腿伸直,向下壓迫腿筋。
高壓法。置放高物,適宜高度,伸腿其上,慢慢加力下壓,分正、側、后壓。
叉壓法。壓迫日久,可以撲地,是為有功。叉腿分堅叉與橫叉兩種姿態。
柔軟功夫,以慢練為祕傳修習門徑。另外再加以快練輔助.上功更快。練習柔軟功夫,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神力鷹爪功
神力鷹爪功是一門武林瀕臨失傳的武功,歷來在民間單線祕傳,故知者甚鮮。
相傳此功始于清代之火龍道長.其練習方法與道統之鷹爪功既有相似之處,又有獨到之處.其特點是以神養氣,以氣化力,以意御氣.故而功效甚殊,一般勤修精進者二三年內即可獲得較大效果,可達以指力碎杯,擒拿點穴之功力。
為使此門秘技不至埋沒民間,現征得此功法掌門人許劍秋之首肯,公開其內力築基功法。
一、培元練力式
1、兩腿微屈,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雙手自然垂于身體兩側,目平視,意守丹田,全身放鬆。
2、將雙手緩緩自身體兩側抬起與肩平,手心向下,手指微扣成鷹爪狀。
3、意念身體周遭彌漫重重白霧。吸氣,緩緩納入百會,再沿身體正中(中脈)納入丹田,形成一個雞蛋大的氣團。
4、閉氣二至三秒鐘,放鬆,意念集中丹田。
5、呼氣,將丹田之氣用意念領至膻中穴(沿中脈而上),分兩股沿手臂內側運至手掌、指尖。
以上1~5步為一循環,手臂酸麻難以堅持時,換練下步。
6、雙手下垂至身體兩側,復原。而后手平行前舉,至於膻中穴持平,緩緩屈臂,雙手成環形,如抱大樹狀。
7、雙手成鷹爪,吸氣,依照上述運氣路線貫氣于雙手,力貫十指。如開拉拉力器向兩側緩緩拉,體會雙掌之間巨大的吸力(若無此感覺,則需重新認真運氣貫力于雙掌)。
8、呼氣,全身、十指充分放鬆,恢復第7步之動作。如此6~8步為一循環,至少練習6次。
以上為“培元練力式”,練時上半式(1~5步)和下半式(6~8步)應循環練習,至少在三十分鐘以上,功深后漸增至一小時。 次式為神力鷹爪功最關鍵的入門功夫,必須認真練習。一般每日不輟,則一至二月即感雙臂,雙手及十指力道倍增。改以氣化力之功也。
二、力拔千斤式
1、動作與第一式之第一步相同。
2、吸氣,右腳項旁小跨一步,屈膝,兩掌置襠下,指尖向前,用口將氣緩緩吐出,再吸氣,意念身前立有一塊三尺余高,一尺余寬之石碑,雙掌夾碑,閉氣,全身之力運于雙掌。
3、繼續閉氣,全身肌肉緊張,意念“石碑”在雙掌夾力之下被緩慢抬起,注意腹肌緊收,牙齒緊咬,“抬”至胸前,停止向上,再緩緩將“石碑”放下,呼氣。此式至少練九次。
此式之第三步閉氣要求時間較長,應加強呼吸練習,日久功深,不僅雙掌有千斤之力,且身體各部位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抗外力衝擊的能力,可以練成所謂“金鐘罩鐵布衫”之入門功夫。
三、青龍探海式
1、此式要求動作基本上與上式相同。唯易掌為爪,力凝十指。
2、舉石時,意念十指扣住青石即可。
注意︰練習二、三式時雙掌不可相觸,否則徒勞無功。
四、推波涌浪式
1、于靜而通風處盤坐(無嚴格要求,雙盤、單盤、散盤皆可),雙手互疊,男左上置於丹田(女反之)。摒棄雜念,意注丹田,放鬆靜養。
2、雙手十指成鷹爪置於腰際,蓄力雙手,將氣吸滿。
3、呼氣,雙爪沿身體抬至胸前向前推出,意念雙掌心各頂者一根長而圓的枕木,被呼氣時的雙爪一推之力推至天邊,以3
六次為度,多練恐過多喪失元氣。
4、恢復第一步靜養15分鐘至半小時。
摧心掌
(一) ︰淨化入“空門”(此系達摩心法)
(1)隨便站立不 拘于形式,舒服就行。雙手自然下垂,雙目輕閉,面帶微笑思想上無所追求無所牽掛。
(2)呼呼吸吸,任其自然,待完全放鬆后接練下一式。
(3)1。內視右腳新心涌泉穴,意念此處如嘴巴般開;半分鐘后,內視左腳心涌泉也如最嘴巴般張開。最後意念二腳心同張開一分鐘。
2。再內視頭頂百會穴,想此處如天窗般打開,天上之清氣沿天窗直貫而入,逼盡體內污濁之氣,濁氣由涌泉穴下入“地獄”──地下極深處,永不回來,正氣充滿全身。如此3到5分鐘。接練下步。
(二)盤坐于地,舌抵上 ,雙掌向推出,掌指向上掌 心向外,拇製內扣。架勢擺好之后吸氣(要勻緩),緩慢提肛收腹,雙掌回收,意念氣自雙手如嘴巴般張開的勞宮吸入,沿手臂直接進入丹田。然後呼氣,雙掌前推,意念氣自丹田由手臂自勞宮向外釋放。如此一呼一吸,次數不限力盡為止。
(三)吊一拳頭大小之棉球于前,站立,作騎馬式,如前一步運氣,呼氣凌空距一尺之距以氣擊之 .吸氣時意念棉球隨吸回之氣被拉動回來。如此反覆力盡為止。開始棉球不動,久練之,必動。逐漸拉遠距離,直到離五尺仍可將其擊動。
(四)練法同(四 )惟將之換作同樣大小之鐵球,離五尺能動之則可。
(五)置一燃燭于前,以白紙隔之。離一尺運氣擊之,若滅之,拉至二尺,最後若能離三尺以掌滅燭火而白紙絲毫不損,則此功全盤告成。
注意︰第(三)(四)步練成后就不得憑空擊人,因發出的氣會擾亂或封住別人正在營運的氣血。第(五)步成后可五尺之內將人五臟擊裂而外表看不出任何傷痕,古此功多練左手(不常用的那只手),但歸根到底須以武德為重,切記﹗﹗﹗
蓮花移魂掌
移魂掌功乃系四川佛門養身、強身、護身武功。早在八百年前傳到家祖門庭,為了曾祖爺病體康復,收傳為徒。囑咐該門傳徒要擇其賢德,方不誤世。今破家規門牆,為我華夏武術繼承發揚再添一筆。
禪坐求氣︰
盤足坐定,也可正坐;呼吸自然,心靜可口動,思惟初練時不可勉強入靜,長久會自然入。為至靜極,可叨念咒語。家傳咒語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諸生﹗”久之靜至靜處,氣游督脈,乃至全身各部,方為得氣。
游息流氣︰
資式不變,呼吸稍求深長柔緩,以捻反指為標度,按現代程式可以數數,到一百零八時為極。然後流氣下丹田。接下來發氣轉肚臍一圈,上流腹部、兩面三刀上肢,再回歸丹田。如此連續不斷,循序漸進。
對掌激氣︰
續資式不變,丹田混聚氣能之后雙手胸前對掌,以氣得上肢,真至掌心,意想一股熱氣積留兩掌,久運之后激發動氣,雙掌掌心乃至雙手發熱。此時不能停功,繼續練下下。
移魂練針︰
上步功掌練至火辣處,立即開掌前推,以意同步領天地之氣從頭頂百會下降,至頸部變成殺氣針光朝掌前飛出。久后掌到之處,物遇必有印,人遇必傷亡。功力到家,摧毀一件東西,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阻擋。
收功︰
走動散步,機車心叩齒,氣聚丹田,靜幾分鐘之后再做其它事。
功成之后,可試功力,看到何等成果。但請習功者,不能尋事生非,方可為德賢之者。此功到高境界具有毀滅性高能量,用時慎之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