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但我們卻都以為自己懂了這個世界」,正是這個神奇又詭異的信念,將我們禁錮於有形世界的囚籠中。而這個牢籠與枷鎖,卻是我們自己所打造的。

我們眼前這個世界之所以以如此樣貌呈現在我們眼前,其實是因為「我們相信世界就是以如此相貌存在」。「相信」總是存在於一切外境之前因為你相信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我們總以為是我們看到什麼之後,我們才相信什麼,但事實真相正好相反,因為我們的信念才是建構幻境的主要根由。這也許很難令人接受,但事實就是如此。在《巫士的傳承》一書中提到:「我們以我們的注意力維持住世界的影像。如果你不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世界上,世界就會崩潰。」一但我們撤除我們對固有事物的既定信念,虛假的影像就不在具有存續的力量,因為幻境的力量,原是我們自己所賦予的。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其實不全然正確。因為知識雖然帶來了經驗與力量,也帶來了限制,因為知識封鎖了我們原本無限開放的可能。一個初生的赤子可能天真地相信自己伸手可以摘到星星與月亮,相信狗兒可以不用翅膀而輕鬆地飄浮在空中。他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狗」,也無法理解狗與星星有何不同。孩子們也不知道自己是這個身體。因此孩童的生命永遠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當我們漸漸長大,家長與老師們的教導,與自身觀察所得的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一套信念,這套信念日積月累,以致膠固成牢不可破的信念。在成人的眼中,椅子就是椅子,桌子就是桌子,各有自己的特性,因此這些概念就定型了。我們不再會相信椅子會像一顆樹木一樣長出綠葉,也不相信桌子可以像飛機一樣飛了起來,更不相信自己可以穿越時空,跑到未來旅行或者擁有千百億化身。然而這些都是可能的,只是因為我們的「不相信」,將這些可能信都扼殺掉了。耶穌說:「只要信,就可以移山。」此言不虛。曾幾何時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也都還相信自己可以移山,但現在我們不再相信了。

耶穌曾說:「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禱告,只是我們沒有體認到罷了。因為我們的每一個念頭,每一種膠固的信念,無疑都是一種禱告與乎求。例如我們相信「桌子不會說話,更不可能會講台語」,這就是我們的禱告,而我們也得著了一個桌子不會講話的世界。其實桌子也可以是活的,也可以講話的,只是我們的信念扼殺了宇宙的無限可能。《法華經‧普門品》也曾提到,只要我們秉持的至誠的心念彼觀音力,也可以達到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的境地。這是因為此時我們對的觀世音菩薩的信心,已經超越了我們對於水火既定的信念,也就再那一刻,我們超越了水火原是會傷人的刻版信念。如果你對自己

我們都是知識的犧牲者,因為我們都困在一個自以為是的世界裡。這就是佛家所說的「所知障」所打造出來的囚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