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複幽暗,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楞嚴經》卷九---一七九頁。)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道場兩個字翻譯得很有趣。四十年前,一位中國教授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教禪學,他翻譯了很多禪宗典故寄到台灣,要我給他修改。我看了就頭大。修改還不如自己寫﹗他是位老先生,怎么給他改呢?當時我有個學生,年紀比我大,要是現下還活著,已經超過一百歲了。我這位學生曾遊學加拿大,我說,你看英文,看完后告訴我內容。他看了就笑︰“老師啊,他把禪宗祖師講的道場譯成了墳場。”我說︰“他沒有錯啊。”他是沒有錯,他小的時候在中國大陸,一定看到過和尚給死人念經,送到墳上,叫做“作道場”。所以他把道場翻譯成墳場了。

  他當然是錯了,什麼是道場呢?道場就是修道的場合,密宗叫曼陀羅或壇城。你今天在這個位置上兩腿一盤,或者打坐,或者念佛,這裡就是你的道場。也不一定講打坐不打坐,所以佛告訴你,行住坐臥都行。不過,靜坐是求証道業方法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姿勢,尤其是盤腿跏趺坐,是過去、現下、未來諸佛採用的。

  所以這裡講,你坐在道場。你注意啊,他中文翻譯得太美了,很容易一下就讀過去了,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聰明,不肯用心。“銷落諸念”,一切雜念自己不起了,注意不是你把它壓下去了。“銷落”等于下雪時雪飄下來自己化了,雜念都掉下來,雜念自己清淨了。

  “其念若盡”如果你所有的雜念都乾淨了,清清楚楚了,注意,我把念都解釋成雜念了,到下一句就清楚了。 “則諸離念一切精明”那么你就內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可不是雜念,不是妄想,很自然的,中間一個雜念都不上來,道家有一句話,“煩惱無由更上心”,此時,外界對你沒有任何影響,即使是一把槍頂在你頭上,你都沒有生氣和煩惱,來吧,打死就打死吧﹗比如參禪、念佛、或念咒,開始時雜念非常多,等你製心一處,專心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慢慢雜念沒有了,就連念咒這一念也沒有了,一切離念,離開妄想。

  “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如三摩地。”

  一動一靜之間,都一直保持雜念自然清淨的境界,沒有變動。一動一靜是講生活的形態,尤其是在家人,還要去辦公室工作,還要做事,在動中也要保持這種境界。或者趕快去辦公室一兩個鐘頭,處理完事情回來,再進入這種狀態。

  “憶忘如一”,不管你是用心去保持這個境界或者不用心去保持都一樣。這裡的“憶忘”兩個字,一個代表用心加上保持,一個不需要用心保持,它反正在這個境界中。“當住此處,入三摩地”,應該這樣入三摩地,這是定境。如果盤起腿打起坐來只是在禪堂有定境,放掉腿就什麼都沒有了,那不是修定,那是修腿。

  你們應該提問題啊,你們不提,那好,我幫你們提。世尊,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求得製心一處呢?您老人家告訴我,達到這個境界氣脈是否通呢?答案是︰不用方法。這個《楞嚴經》所講的“楞嚴大定”,等于《華嚴經》裡面講的“法界自性”。以我們中國話來講,要“體任天然”任是一切放下,連放下也不要,很自然就達到個境界,這裡其實也是講專一,不過這個專一不像小乘,要加一個什麼方法或者念一句佛、咒子或者作一個菩薩本尊的觀想等。這裡是自然就達到的。體任自然,銷落諸念,在智慧裡,這就叫做“法界體性自性智”。當然你也可以走小乘的路線,那是別的法門了。

  從現代生理科學的立場告訴你,在這個境界上,氣脈一定寧靜,氣住就達到止息的境界,呼吸幾乎沒有了,但是還有一點,心脈也快要打開了,所以講心與物是互相影響的,氣脈不調和,色身四大沒有調好,雜念思想就不會停下來,氣就寧靜不下來,注意,佛對這個一點沒有明說,這是我加進來的,很值錢啊﹗
色陰區宇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佛他老人家真是很慈悲,又為你作了一個比喻。他說,到了這個境界,就好像是一個眼睛好好的,沒有瞎,沒有近視,也沒有老花的人,被關在一個黑暗的房子裡,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被關到一個極其黑暗的房子裡的經驗?(有人答︰“有,停電的時候。”師答︰“關那么一下下不算數。”)

  密宗有一個方法,叫“閉黑關”只準七天,房間不大,可以通風,裡面有床鋪,有洗澡的地方,可能還擺一張桌子和椅子,當然還有佛像,你一個人裸體在裡面打坐,一點光都沒有,這是修眼通,也可以說是修天眼用的。處在黑暗久了,慢慢會有亮光了,那個亮光不是太陽光,不是月亮光,也不是燈光,是真實能看見的光哦﹗ 至於這種亮光在物理上叫什麼,我現下不告訴你們,要參考現下的物理學、光學的理論。

  佛是說你上面的這個境界,就好比是有眼睛的人處于黑暗裡,我給它加上褲子啊衣服啊,根據自己的經驗,把它形容得更仔細,你們不要被我的話騙住了。所以現下學佛不懂科學就免談了,佛都知道這些道理,不過,他老人家生活在兩千多年前,不是現下,如果現下他老人家再來說法,就會加上科學了。

  黑暗中那個隱隱的光是有相的光,不是自性的光明,不過于宇宙自性和你自性也有關聯。在黑暗的房子裡,什麼都看不見,可你心裡特別清楚。

  像我們原來帶兵的時候,最好的處罰就是關禁閉,不是正式坐牢,而是把你關在暗室裡,一點亮光也沒有,一點聲音也聽不見,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怕哦,當然,如果把我關進去,那我正得其所哉,正好打坐。

  這時你的心孤零零的,只有個精性,心裡頭自己思想都很清楚,可是自性的智慧光明還沒有發出來。“心未發光”是說還沒有發智慧的光芒,無相的,心裡頭還沒有透亮,沒有大徹大悟的那種境界。“如明眼人,處大幽暗”那個黑暗裡的亮光是有相的光,是物理的作用。心光不是物理的作用,但是文字只能用光字來形容、來代表。

  現下很多學密宗的人,動不動就把“心光”的光看成有相的光,都錯了,有個電影裡演中陰境界時,也用那么一團光,我告訴大家,這
樣理解中陰光,人就更難得度了。你以為中陰時還真有一片光明來接你啊,有是有,是“心光”,不是有相的光。像我們常說︰這件事情我沒有想通,突然靈光一現,我想出答案來了,這也是心光。

  佛說到了這個境界叫“色陰區宇”。色陰是身體四大(地水火風)加空大所變化作用範圍,還不是道,憨山大師在盤山頂上經行時,看到整個的海天和世界,在一片光明之中,那是生理變化,也是在色陰區宇。

  下面佛會講十種魔境,講修行過程中的岔路,十種還只是講原則而已,許多練氣功的人,也有一點心得,有時也會有清淨的心境,但很容易從這裡走到岔路上去,很容易入魔。魔者磨也,就是自己迷糊了。你說沒有外魔嗎?也有啊﹗外魔內魔一起來的。這也是在色陰區宇。如果能把十種陰魔配合現代醫理和物理講出來,是很大的貢獻。

  這裡補充兩點,要修一個閉黑關的關房很難,需要雙重牆壁,不能透一點光,但是空氣要流通。這是一。第二,其實,我們現下閉眼打坐就是“如明目人。處大幽暗”啊﹗不過不是在房裡頭,而是在爸爸媽媽借給你的這個身體的房間裡打坐。這都是在生理、唯物的範圍內轉哦,都還是色陰區宇的範圍。
                 
色陰解脫 超越劫濁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複幽暗,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佛接著打比方說︰如果像白天張開眼睛看東西一樣,一切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看到天空,看到空靈的境界,這才叫色陰盡。在生理方面,現下氣脈完全通了,跳出了生理的範圍,這叫色陰盡。

  這段色陰的討論是講生理的,物理的,不蓋在無明中,發生光明了。到達這個境界的人,不再受這個物理世界及社會環進境的影響了,但是還沒有成佛証得菩提。為什麼呢?因為這還在妄想境界,心念想念還在。但是,也就是靠這個堅固妄想,才能達到這個境界。你若思想不堅定,學學就退道,那你還達不到這個境界呢?雖然這個不是道,不是菩提,可是功夫能做到這一點,那已經不得了啦﹗

  透過定的境界再加上般若的開發,你可以到達色陰盡了,不過這裡不用什麼方法,只是講銷落諸念,一切雜念都放下,一切都銷融掉,進入動靜不移,憶忘如一,這是修大乘菩薩的境界。

在這種三摩地的定境裡,自然包含了四禪,至於說用那一個定,到這時,連四定這個念都要放下,四禪八定已經微不足道了。但是四禪定的經歷就在裡面了。所以大可以包小,但小不能包大。從欲界到無色界的三界,四禪八定,乃至小乘的滅盡定,都沒有離開第六意識的範圍。注意第六意識並不是什麼壞東西,轉了就變成妙觀察智,還是那個第六意識,重要的是看你怎么用。《楞嚴經》裡面講的十種仙,壽可達萬歲,長生不死也都是靠這個堅固妄想,所以從作用的角度來講,堅固妄想作用很大。當然這還不是菩提道。

  為什麼我們有色陰區宇呢?因為自從無始以來我們這個生命都在堅固之中,所以叫“堅固妄想以為本”。我們的色陰區宇就是我們這個肉體色法。包括地水風火,我們一入胎,有了這個地水風火的生命,就有這個色陰區宇了,甚至入胎以前,生死中陰的時候也有,在唯識學中叫“法處所攝色”是在意識境界中,自己有個地水風水空的物質理念。好比說,在夢中,本來是個夢,我們還是覺得有個身體,那個身體是法處所生的色,換句話說,自無始以來,我們認為這個身就是我,身見很難忘掉。那么身見又是怎樣來的呢?是堅固妄想來的。所以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牢籠一樣,把我們困于色陰區宇,就是雲門禪師所講,“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被形體關住了,空不掉。

  要解釋色陰區宇,達到色陰盡,需要銷落諸念,那時就好比十方世界,一切幽暗都沒有了。但是用什麼方法達到這一點呢?大乘的方法不是四禪八定一步一步做工夫了,而是用智慧的解脫,就像永嘉大師所說的︰“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一步步做工夫,慢慢進去,那是“生因之所生”,所以永嘉大師的方法是不用方法,等于《楞嚴經》講的無門為法門,這是真正的大祕密。一般人只是把這些當作是顯教的教理,這些都錯了。

  了因之所了,“了”就是了,放下就是了。換句話說如果用數學公式來表達,“道”就是“了”,“了因之所了”的“了”是減法,一減一等于零。零就是零。“生因之所生”的“生”是加法。

  在《圓覺經》上佛說︰“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眾生都錯了。把四大肉身誤認為是自己,“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把六根六塵接觸的回應當成了自己的心,所以身心兩方面都認錯了。我們今天父母所生的四大之身和六根,都是第二、三重的影子,自性功能本來在那裡,沒有動過,所以《圓覺經》是很高的華嚴境界,本來也是佛境界。如果你真正認識到這個色身不過是四大假合之身,一切放掉,管他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樂也好,根本不去理它,那就是大乘根器了。

  有人問這時氣脈通了沒有,有兩個答案。第一,你這句話本身就說明你堅固妄想的習氣沒有變。第二,告訴你,真的放下了,氣脈當然就轉變了。佛在《楞嚴經》第三卷就告訴你了︰“返觀父母所生之身”,回轉來看看父母所生的這個身體,“若存若亡”,好像有好像沒有,幾十年,或者一百年,隨時都會走掉,我們的身體不過是我們借住的一個房子,如果你真能明白這個道理,明白自身的體相,不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不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一切放下,就對了。問題是大家就是放不下。比如你們大家學佛打坐,眼睛一閉,坐在那裡,都是悶在牢籠裡一般,所以禪宗祖師罵人︰“黑漆桶一團”,等于一個東西放在桶裡,蓋住了出不來。一般人打起坐來很難跳出色陰的範圍,動不動就在那裡做功夫,可見身體這個牢籠很厲害的,色陰的範圍很嚴重。

  如果你的心不在身體上搞什麼氣脈了,不為它所轉了,就像《楞嚴經》一開始就告訴你的︰“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整個虛空在你心裡,猶如一片浮雲在太空裡一樣,那么渺小,你的心、本體有這么大,整個身體,整個世界有多么渺小啊,為什麼還要管這個身體呢?這樣你認識本來之后,再“返觀父母所生之身,若存若亡”,就是這樣的,本來空的。

  不管你是走大乘還是小乘路子,若真能轉化色陰,銷落到空了,于虛空合一,連虛空也銷落了,就像道家講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時還沒有到家啊﹗“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就是打破色陰的牢籠了,算是色陰盡了。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是一個比喻,已經是虛空了,還粉碎什麼呢?地球都毀滅了,沒有時間空間了,更沒有肉體這些理念了,都打破了。

  李居士︰色陰盡的物理現象或者說標記就是“若目明朗,十方洞開”好像站在高山之頂,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都是亮的,整個虛空都沒有障礙了,不像“處大幽暗”的時候,什麼都是黑的。

  包卓立︰“十方洞開”,這種境界是不是暫時的?不修就沒有了?像西藏有一些記錄,有的大法師曾經有一段時間可以看得很遠很遠,什麼都可以看見,但是過一段時間就沒有了。

  懷師︰真的達到“十方洞開”這個境界的時候,所有的脈統統都打開了,而且這種成就不是暫時的,至於你說的那個大法師的情形,他只是中脈打開了而已,還在色陰範圍。氣、脈、拙火都是色陰範圍。之所以跳不出來,是因為無始以來自已的堅固妄想這個根根沒有破掉。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也還是在色陰範圍。破這個堅固妄想還是要用第六意識,還是用堅固妄想去破它,這叫以楔出楔。色陰區宇還包括生理,物理方面。下面講不同的東西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