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過,《聖經》之中的天國與神,乃是我們每個人本具光明自性淨土的象徵,而我們之所以會從光明清淨的淨土掉落到凡塵,只因一念無明障覆真性,故生一切有漏微塵國土及與眾生。 

    關於迷(無明)與覺,《聖經》中總是慣用「黑暗」與「光」作為譬喻。誠如《聖經‧約翰福音》所言:「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眾生因為背棄了自己光明的覺性,隨順因無明執著而起的貪、嗔、癡,所以自我封鎖於永恆的黑暗中。其實黑暗中又何嘗沒有自性清淨心光?只是無明覆障我們的道眼,使我們如盲人般,在苦海中沉浮輪轉不已。所以《聖經》中常以「盲人」、「外邦人」譬喻未見本心,四處攀緣、盲目摸索的眾生。因此佛於《圓覺經》說:「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那麼,要如何擺脫這無始以來的無明呢?其實無明本無體性,猶如虛空花一般虛妄,所以我們只要一念迴光返照,點燃自己自性之燈,一燈便能照破萬古長夜。故《楞嚴經》云:「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耶穌在《聖經馬太福音》中也提到:「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這個花花世界,其實本體當下空寂,每個剎那間都經歷生住異滅,框住我們身心的物理時間與空間,其實也是心中妄想所捏造的產物。只是我們隨順無明執著,到處留情,到處執取,見到自己喜歡的人事物,便起貪取愛慕心,見到自己不樂見的事物,便起厭離憎惡心,因此我們的覺性受到一層又一層攀緣心的障覆。若要由迷轉悟,並進入神的天國(常、樂、我、淨的實相涅槃)之中,則必須把這世界一切執著放下,離一切虛妄幻想執著,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發大誓願,時時提醒自己,向自己的貪嗔癡及我執革命,直到真正破除了對這世界生命的執著,才能真正進入常、樂、我、淨的彼岸,此時彼岸與此岸,已無二無別。故耶穌教我們,唯有隨順覺性,體貼神的意思,離一切妄相,讓情慾執著大死一番,法身慧命才有大活的機會。

    正如《圓覺經》所言:「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此真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與諸君共勉之!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台灣民間,每逢傳統的節日或者是初一、十五拜拜,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擺上一桌祭品,一方面向上天聊表謝意、獻上感恩,另一方面也順道滿足全家老小的口腹之慾。有道是「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藉由拜拜擺上滿桌祭品犒賞自己的五臟廟倒也無可厚非,屬於人之常情的範圍。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管好自己的舌頭、嘴巴,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我們一般人,講話之前都沒有先經過大腦思考、過濾的習慣,所以話語一出,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再也收不回來。我也常常未經思考,順口就冒出一句話,那話似乎是從末那識(具有強烈的我執性)(類似現代心理學的潛意識)直接透出來,在我來不及攔截與過濾的短暫瞬間,就啟動喉嚨發出語音。這種未經過思考的口業,比上經過第六意識過濾的口業,來得難防範的多。舉例來說,當你和他人談話時,你說了一個謊話,如果是你早就有說謊的打算,刻意編造出一個謊言,那這就是第六意識發動的口業,這種口業有時間思考,要防範比較容易。如果是根本沒想過要說謊,但是話說出來不自覺就說了謊話,這就是直接由末那識發動的口業,非常微細,很難防備。要防範它,就要從意業的守護下手,唯有二六時中常常護念,使意業清淨,遠離貪、嗔、癡,並於說出每一句話前先養成以意識審查、過濾的習慣,才能有效防範、持守清淨戒律。故《金剛經》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由此可見「善護念」的功夫在修行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簡單的說,就是在說每一句話之前,最好先在心中想好要講的話,想好了再讓它出口,只是剛開始這樣會很不習慣,所以說話會比較慢半拍,不過練習久了,就會習慣成自然。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聖經‧馬太福音》:「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甸園,是神最初所草創的一個園子,安置神所造的人。這個園子中,有吃不盡的花果、樹木,還有泉水、河流,水中更有珍珠、紅瑪瑙、黃金...等寶物。(如佛國淨土,用七寶嚴飾而成)神在塵土上吹了一口氣,創造了亞當(有點類似女媧造人的中國古代傳說),這是第一位男人。神又取了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夏娃,作為亞當的妻子。(《聖經》:)「耶和華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 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耶和華 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創世紀》描述上帝(神)最初創造天地萬物,建立尹甸園,並創造各種植物、飛禽走獸。「天地萬物都造齊了。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所以萬物創生的週期是七天一個循環,此即《易經》「七日來復」之理,故易經卦象僅有六爻,六變後來復再變。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膀胱經、小腸經(太陽):  蒿本、羌活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路   了月居士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偶然想起《聖經》一書,便信手翻來。該書記載著人類對於上帝以及耶穌的虔誠信仰,也記載了關於宇宙創生與毀滅的歷程。以前的我,總是落入意識形態的框架之中,認定《聖經》所記載的都是實有之事項。但有時候,一個故事所呈現的僅是一種表淺的現象,而其背後則隱喻著甚深密意,古今多少基督徒,又有幾人能勘破其中?

Irenc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